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星空
近年來,半導體的自主研發越來越受關注,射頻芯片作為手機、物聯網設備的“信號大門”,始終是產業鏈攻堅的核心賽道。
在這片被國外巨頭長期壟斷的領域里,任何一家本土企業的資本化突破,都會引發行業關注——今年10月15日,北京昂瑞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昂瑞微”)在科創板IPO過會,并于10月27日注冊生效。
昂瑞微是一家專注于射頻前端芯片及射頻SoC芯片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頭頂“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光環,年營收超21億且受到了小米、華為等科技巨頭的入股投資。
但同時,昂瑞微也存在實控人錢永學背負5000萬債務、公司持續虧損、依賴大客戶等問題,為其未來發展增添了一些不確定性。
「創業最前線」發現,昂瑞微在沖刺資本市場的道路上,步伐相對較快。
在今年3月,其向上交所科創板遞交了上市招股書,4月份受到問詢,被問及的問題主要包括公司的產品及市場競爭力、持續經營能力、經銷模式及客戶、實際控制人股權、應收賬款等。
昂瑞微在今年7月和10月對兩次問詢作了回復,而10月15日其正式過會,并于同一天提交了注冊。10月27日,昂瑞微已經注冊生效,即將進入發行上市階段。
公開資料顯示,昂瑞微成立于2012年7月,早期的實際控制人是楊清華。
而從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2017年7月到2019年2月,昂瑞微曾兩度處于無實際控制人狀態。
楊清華后來因為將主要精力用于經營貴州漢天下及蘇州漢天下而逐步退出昂瑞微有限。直到2019年3月,錢永學成為昂瑞微的實際控制人。
錢永學出生于1978年3月,早年獲得了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碩士學位,畢業后曾在威盛電子、銳迪科微電子、畢昇微電子公司擔任過研發工程師或研發部負責人。
參與創辦昂瑞微的前身“昂瑞微有限”后,錢永學曾擔任該公司CTO一職,2015年開始擔任昂瑞微有限的董事及總經理,2019年升任公司董事長。
在創業過程中,錢永學帶領昂瑞微獲得了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的青睞,投資方包括小米基金、哈勃投資(華為旗下投資機構)、北京聯想、中關村科學城、深創投、北京絲路科創、深圳松禾、共青城慕華等。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昂瑞微的股權十分分散,股東名單中的個人與機構共計多達71個,其中僅私募基金股東就有40家。
上市前,小米基金與華為旗下的哈勃投資分別持股約4.16%、北京聯想持股1.19%、中關村科學城持股1.15%、深創投持股0.17%、北京絲路科創0.35%、深圳松禾持股0.7%、北京集成電路持股1.75%、共青城慕華持股0.69%。
昂瑞微的實際控制人錢永學直接持股僅約3.86%,2023年3月,昂瑞微在臨時股東大會上審議通過了設置特別表決權方案的議案,從而保證了錢永學直接及間接控制昂瑞微約62.43%的表決權。
錢永學為了增強對昂瑞微的控制權,也曾在2020年12月以借款的方式向北京鑫科籌集資金5000萬元,并以這些資金入股昂瑞微。
因此,錢永學作為昂瑞微的實際控制人,其個人在上市前仍背負大額負債。值得一提的是,這筆債務本質上是關聯方借款,北京鑫科也是錢永學控制的公司。
北京鑫科已出具確認函,如果錢永學要求延期償還借款或未能按期償還相應款項時,北京鑫科將采取協商展期的方式處理,不會強制要求錢永學以轉讓或質押其直接或間接持有的昂瑞微股份等形式進行償還。
此舉雖然能保障錢永學的個人債務不會影響昂瑞微的控制權變動,但如果他的資信情況、財務能力或流動性狀況出現其他重大不利變化,或與債權人出現爭議糾紛等情形,他所負大額負債將存在逾期或違約的風險,也可能會對昂瑞微造成潛在的不利影響。
尤其是其決策是否能夠完全獨立于個人債務壓力,并始終以公司整體利益為先,是投資者需要持續觀察的重點。
當「創業最前線」問及“錢永學上市前還剩多少債務”時,昂瑞微方面并未直接回復具體債務數字,而是表示目前錢永學的償債情況良好,且北京鑫科其他股東對這筆借款的決策表示支持,不存在潛在分歧。
回到公司經營本身來看,昂瑞微的營收規模雖呈增長趨勢,但盈利狀況卻令人擔憂。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昂瑞微的營收分別約為9.23億元、16.95億元、21.01億元及8.44億元。從2022年到2024年的營收復合增長率達到50.88%。
而在同期,昂瑞微卻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報告期內,凈虧損分別約為2.9億元、4.5億元、6470.92萬元和4029.95萬元,累計凈虧損約8.45億元。
昂瑞微披露,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累計未彌補虧損為12.79億元,預計IPO后,公司賬面累計未彌補虧損將繼續存在,導致一定時期內無法向股東進行現金分紅。
昂瑞微表示,考慮到市場景氣度、行業競爭、客戶拓展、供應鏈管理等影響經營結果的因素較為復雜,公司的營收可能無法持續增長,存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持續虧損的風險。
據昂瑞微預計,他們有望在2027年實現盈虧平衡。
但令人擔憂的是,昂瑞微的收入高度依賴前五大客戶。
昂瑞微的核心產品——射頻前端芯片,其下游終端應用領域主要為智能手機,并正在重點拓展智能汽車領域。
射頻SoC芯片產品的下游應用領域主要為無線鍵鼠、智能家居、健康醫療、智慧物流等,產品下游市場集中于消費電子領域。
基于此,昂瑞微的客戶包括榮耀、三星、vivo、小米、OPPO、聯想(moto)、傳音、realme、阿里、拼多多、聯想、比亞迪、九號、臺鈴、漢朔、三諾醫療、凱迪仕、惠普等。
報告期內,昂瑞微對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合計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0.44%、75.84%、69.52%和59.07%,前五大客戶集中度較高,主要客戶對昂瑞微報告期內銷售收入實現快速增長的貢獻較大。
正因如此,昂瑞微也同時面臨著大客戶收入下滑的風險,并且報告期內就有大客戶減少了對昂瑞微產品的采購,導致公司業績出現波動。
招股書披露,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昂瑞微的主要終端客戶A階段性減少了采購規模,僅2025年上半年該客戶貢獻的射頻前端芯片收入就同比減少4.7億元。
主要是因為客戶A結合自身終端銷售預期及供應鏈情況,調整了采購節奏及采購結構。
這一情況也導致客戶A對應的經銷商科芯通訊——同時也是昂瑞微的第一大客戶,從2024年起減少了向昂瑞微的采購金額。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昂瑞微向客戶A的銷售收入同比變動分別為1325.68%、13%及-73.54%。
2025年上半年,科芯通訊對昂瑞微產品的采購數量為1.05億顆,較2024年上半年同比減少了58.63%。
這也直接導致昂瑞微在2025年上半年的營收同比下滑了32.17%。
招股書還披露,2025年1-9月,昂瑞微預計營收較上年同期減少19.19%至21.57%,歸母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403.4%至487.3%。
業績繼續下滑的原因還是受主要客戶階段性調整采購規模及節奏、自研自產相關芯片及向其他供應商的采購份額有所增加等因素影響。
這一現象在一定程度上突顯了昂瑞微經營的脆弱性。
此外,昂瑞微的供應商主要包括穩懋、Tower、長電科技、甬矽電子等。
鑒于集成電路行業的特點,昂瑞微采用了Fabless的經營模式,將晶圓制造、芯片封裝測試等生產環節委托第三方完成,也導致該公司對前五大供應商的依賴程度較高。
報告期內,昂瑞微對前五大供應商采購的比例占當期采購總額的62.65%、61.34%、59.09%和65.01%。
除了盈利困境,昂瑞微的財務狀況也透露出壓力信號。
在存貨端,報告期各期末,昂瑞微的存貨余額分別為6.45億元、6.92億元、9.2億元和7.11億元。
大額的存貨不僅大量占用營運資金,也存在跌價和積壓風險。在射頻芯片行業,技術迭代快,產品更新換代迅速,因此昂瑞微的存貨跌價風險較高。
報告期各期,昂瑞微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分別為1.86億元、1.65億元、1.34億元和1.36億元。存貨跌價損失分別為1.39億元、6521.42萬元、4025.46萬元和2351.73萬元,金額較大且存在一定波動。
在應收賬款方面,報告期各期末,昂瑞微的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5129.53萬元、9461.77萬元、8289.43萬元及1.44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4.28%、6.85%、5.81%和10.56%。
昂瑞微表示,2025年6月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占流動資產比例上升,主要是當期對存在賬期的榮耀、三星、小米、vivo等品牌客戶銷售收入占比提升,品牌客戶直銷應收賬款相應增加導致。
盡管這些品牌客戶在昂瑞微第一大客戶減少采購之后,成為昂瑞微業績穩定的“壓艙石”,但他們同時也給昂瑞微帶來了更多的應收賬款。
為緩解資金壓力,昂瑞微近年來也大幅增加了短期借款。
招股書顯示,自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昂瑞微的短期借款從2002.15萬元激增至3.05億元,占流動負債的比例也從9.74%增至52.6%。
這也促使該公司的流動負債從2.05億元增至約5.81億元,而截至2025年6月30日,昂瑞微的貨幣資金約為5.42億元,對同期流動負債的覆蓋能力或有不足。
對此,昂瑞微向「創業最前線」表示:“公司2025年半年度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7512.25萬元,隨著公司銷售規模擴大以及募集資金的到位,公司不存在較大的償債壓力。”
同時,其表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使用的銀行借款額度約為9.23億元,隨著募集資金的到位,公司未來資金相對充裕。
報告期內,昂瑞微的資產負債率不斷攀升,從2022年的17.71%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2.47%,已經遠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值與中位數。
同時,其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呈下降趨勢,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也低于平均值與中位數。這表明昂瑞微的償債能力在減弱,財務杠桿快速提升,償債壓力在加大。
盡管昂瑞微在科創板已經注冊生效,但該公司實控人的債務問題、客戶依賴的經營風險、以及激增的短期債務,共同構成了其未來發展之路上的挑戰。
上市后,昂瑞微仍需要努力突破盈利困局、優化財務結構、并最終穿越半導體行業的周期波動,這將是這位“小巨人”真正邁向成熟的必經之路。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