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希波
近日,石頭科技供應商深圳市歡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歡創科技”)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
歡創科技主要為掃地機器人提供空間感知解決方案,雖然手握超過50%的市場份額,但其財務數據卻并不樂觀。
短短3年半時間里,公司累計虧損6511萬元,賬上現金僅能維持約10.6個月運營。
在巨頭環伺、產品單一的困境下,歡創科技能否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還有待觀察。
歡創科技的創始人是王健和周琨。
其中,王健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制造專業,曾在松下、ZRAN等企業從事銷售及營銷等工作。
周琨畢業于清華大學精密儀器專業,曾先后在芝加哥貝爾實驗室、中國移動任職。
2013年,王健和周琨共同創辦歡創科技。目前,王健擔任公司董事長、執行董事兼聯席總經理,負責監察公司的整體管理及業務營運;周琨擔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負責歡創科技的研發。
在經營過程中,歡創科技經歷了業務的轉型。
創業初期,公司聚焦于電視機體感攝像頭業務。
而隨著智能技術快速成熟與演進,智能機器人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功能升級,使其能夠在服務、教育、娛樂等領域執行日益精細的任務。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全球智能機器人出貨量已由2020年的1820萬臺增加至2024年的2730萬臺。
其中,掃地機器人作為消費級智能機器人中主要且最成熟的應用之一,約占2024年總出貨量的75%。2024年,全球掃地機器人的滲透率已經達到每千戶家庭33臺。
王健和周琨捕捉到智能機器人空間感知領域的機遇,2017年開始進軍消費級激光雷達領域,并開發了首款激光雷達產品。
目前,歡創科技聚焦的業務便是高精度空間感知解決方案,專注于為智能機器人尤其是掃地機器人、XR設備、工業檢測等領域提供硬件與算法支持。
所謂空間感知解決方案,就是通過硬件設備采集空間數據,結合算法處理分析數據,最終讓機器人、XR設備、工業設備等機器像人一樣感知周圍空間環境的一套完整技術方案。
空間感知解決方案的核心目標是幫助機器明確“我在哪、周圍有什么、環境是什么結構”,為設備的決策與動作提供空間信息支撐。
官網顯示,小米、石頭科技、聯想、中國商飛等知名公司都是其客戶。建立了廣泛合作之后,歡創科技已經在市場占據了一定地位。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按2024年收入計,歡創科技在全球掃地機器人空間感知解決方案領域排名第一。2024年,公司在掃地機器人激光雷達產品出貨量約為800萬臺,按出貨量計的市場份額超過50%。
不僅如此,歡創科技在下游掃地機器人公司合計市占率達到60%以上。
盡管市占率頗高,歡創科技卻仍處在虧損的狀態。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歡創科技的收入分別為1.46億元、3.32億元、4.33億元和2.92億元。
這些收入極其依賴大客戶的支持。報告期內,歡創科技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各期總收入的比例為92.1%、93.6%、90.1%和88%。其中,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入占各期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4.3%、37.1%、36.1%和35.8%。
即便背靠大客戶,歡創科技仍未走出虧損。報告期內,公司虧損金額分別為2869.5萬元、88.3萬元、3137.5萬元和415.7萬元,報告期內累計虧損6511萬元。
「創業最前線」注意到,在研發上的持續加碼,持續擠壓著歡創科技的利潤空間。
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成本分別為3648.5萬元、5461.9萬元、7669.5萬元和3015.5萬元,占當期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5.1%、16.4%、17.7%和10.3%,研發投入一直增長。
針對研發成本,歡創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研發工作或許在未來數年無法有效轉化為經營業績;即便實現業績貢獻,也可能不達預期,甚至無法覆蓋研發成本,進而對公司業務、業績、財務狀況及市場競爭力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可以看到,公司的新產品dTOF激光雷達和線激光傳感器就尚沒有帶來太多收益。
2024年,dTOF激光雷達的毛利為-137.6萬元,毛利率-32.8%;線激光傳感器毛利-117.3萬元,毛利率為-6.1%,兩款新產品的虧損拉低了歡創科技的整體毛利率水平。
報告期內,歡創科技的毛利率分別為17.8%、21.5%、16.3%和13.2%。2024年開始,公司的毛利率明顯下滑。
盈利水平下滑之際,歡創科技還要面臨激烈的行業競爭。
據悉,大疆成立獨立子公司Livox已正式切入機器人空間感知市場。2025年,Livox Mid-360已在清潔機器人、叉車導航等場景實現規模化應用。例如,Wimsha清潔機器人搭載Mid-360后,建圖效率提升40%,障礙物識別準確率達99.7%。
此外,華為依托盤古大模型構建了視覺感知系統,通過與科沃斯、云鯨等頭部廠商合作,將視覺導航方案嵌入中端機型(2000元至3000元價位)。例如,科沃斯T20 Pro+采用華為視覺方案,建圖效率和避障準確率均有所提高。
而速騰聚創推出的MEMS雷達方案,憑借0.3m超小探測盲區和IP67防護等級,已成為追覓S20 Pro、石頭G20等機型標配。
為提高競爭力,歡創科技不惜犧牲毛利率。其在招股書中表示,毛利率出現波動,原因之一就是為搶占更高市場份額,公司采取了一定的銷售和營銷措施。
雖然歡創科技在加大研發力度,以拓寬產品矩陣,但目前三角測距激光雷達仍然是公司的核心產品。
報告期內,該產品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9.0%、98.3%、94.1%和72.7%。2022年至2024年,公司九成以上的收入都來源于三角測距激光雷達。
由于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了機器人空間感知市場,歡創科技稍顯單一的產品結構也給公司帶來潛在風險。
而歡創科技也在試圖打造“第二增長曲線”。近年來,除智能機器人外,歡創科技正拓展其他智能設備市場,即XR(擴展現實,涵蓋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及混合現實[MR]的總稱)領域的空間感知解決方案。
該方案包括XR有線及無線手柄,系統通過多傳感器融合技術實現的3D交互及空間控制,提供高性能追蹤,極低延時,極低能耗。
官網顯示,歡創科技推出的Camsense XR,使用Camsense自主研發的多傳感器融合技術,配合多個單目相機系統來實現inside-out VR/AR追蹤體系,可實現對手柄6自由度的高性能追蹤定位。
不過,歡創科技目前有關XR空間感知解決方案尚未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業務處于技術驗證和小批量試點階段。
即便面臨種種挑戰,歡創科技仍然吸引了眾多投資者。
截至招股書簽署之日,歡創科技共進行了11輪融資,公司的投后估值也從種子輪的4000萬元增長至D輪的30.4億元,每股成本也從1.27元增長至36.1元。其中,公司客戶石頭科技也入股了歡創科技。
盡管經過多輪融資,歡創科技目前的資金狀況仍不算十分寬裕。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5年8月31日,歡創科技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369.9萬元,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3648.8萬元,而公司的短期計息銀行借款有1000萬元。
報告期內,歡創科技的平均現金消耗率分別為250萬元、410萬元、710萬元和570萬元。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歡創科技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未動用銀行融資合計7020萬元,假設未來月平均現金消耗率為660萬元,只能維持公司10.6個月的財務能力。
而這或許可以解釋,持續虧損的歡創科技為何此時選擇奔赴港交所。只是,在全球掃地機器人空間感知領域,歡創科技擁有超50%的市場份額優勢,但同時也背負著連年虧損、產品結構單一、現金流承壓的多重枷鎖。
而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這一賽道,而帶來的競爭擠壓、XR新業務商業化遲遲未“破局”等問題,都是公司登陸資本市場的阻礙。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