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品 | 異觀財經
作 者 | 夜叉白雪
2025年前兩個季度,陌陌母公司摯文集團的業績表現如同過山車一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暴漲6815.3%,二季度凈虧損1.4億元,由盈轉虧,終結了公司連續盈利的神話。
陌陌衰退,大局已定,未來增長路徑存疑加劇資本疑慮,生死存亡危機已現,出海會是轉機嗎?
凈虧1.4億元,摯文集團業績“爆雷”
曾經,在其他社交平臺身處虧損泥沼中,摯文集團始終保持盈利,是該公司的底氣,即便該公司凈利潤在持續減少,但能保持盈利就能給市場一定的信心。今年一季度凈利潤暴漲,資本市場還給出了積極反饋,股價上漲。
然而,二季度陌陌母公司摯文集團業績“爆雷”,核心指標全面下滑的同時,由盈轉虧,持續盈利神話被打破。
1、由盈轉虧,二季度凈虧1.4億元。
財報顯示,相比上年同期3.98億元的凈利潤,今年二季度摯文集團凈虧1.4億元。雖說公司在財報中解釋,導致本季度凈虧損的主要原因為公司計提了一筆金額高達5.479億元的額外預提所得稅,與正常業務經營無關,但摯文集團的綜合業績表現,也著實令人失望,財報發布后,美股盤前股價跌近5%。
2、營收連續22個季度同比下滑。
2025年第二季度,摯文集團營收26.2億元,同比減少2.6%,季度營收連續22個季度下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增值服務收入同比減少2.6%至25.79億元,其他服務收入4108萬元,同比減4.6%。
3、用戶持續流失,陌陌付費用戶腰斬。
財報顯示,2025年6月,探探應用的月活躍用戶(“MAU”)為1020萬,而2024年6月為1290萬,流失270萬。
2025年第二季度,陌陌應用程序的總付費用戶為350萬,與去年同期的720萬相比減少370萬,與3月份的420萬相比,減少70萬。
探探2025年第二季度的付費用戶為70萬,而去年同期為100萬,減少30萬,與3月份的80萬相比,減少10萬。
陌陌和探探作為摯文集團核心產品,月活用戶和付費用戶持續流失,折射出陌生人社交賽道在短視頻和與興趣社交沖擊下的生存危機。
陌陌和探探的衰落,與用戶需求變化息息相關。陌陌最初的崛起得益于移動互聯網初期的“社交真空”,其商業模式簡單粗暴:通過荷爾蒙驅動用戶增長,用虛擬禮物、會員訂閱和直播打賞完成變現。這種模式存在致命缺陷:用戶生命周期短、付費場景單一、社會爭議不斷。
摯文集團最重要的收入來自增值服務,這部分收入主要包括來自各種音頻、視頻和文本場景的虛擬禮物收入,以及會員訂閱收入。而付費用戶和月活用戶持續減少,意味著摯文集團不僅失去增量市場,存量用戶價值也在不斷縮水。
摯文集團還有轉機嗎?
自2025年第一季度開始,摯文集團在財報中開始披露國內業務和海外業務收入情況。從目前兩個季度披露的情況來看,超八成收入來自國內業務。但國內業務收入持續減少,形勢不容樂觀。
事實上,摯文集團國內業務持續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1、 用戶需求發生變化,社交偏好發生轉變。
隨著Z世代成為社交主力軍,用戶需求從“快速匹配”轉向“興趣認同”與“深度互動”。而陌陌和探探的產品邏輯仍停留在“附近的人”和“滑動匹配”的淺層交互模式,已無法滿足Z世代社交需求。
2、 短視頻和內容社區對陌生人社交行業構成根本性挑戰。
短視頻平臺和內容社區通過流量虹吸效應、內容護城河和商業化閉環,重構了社交場景。抖音、快手通過“同城直播”和“興趣圈子”功能分流陌生人社交需求,實現“內容即社交”的閉環,削弱傳統陌生人社交的吸引力。
3、 監管政策對商業模式造成重大沖擊。
此前直播服務收入可以說是摯文集團的“現金牛”業務,但直播打賞模式面臨系統性風險,政策監管收緊會造成業務迅速萎縮。
隨著直播政策監管加緊,摯文集團的直播服務收入持續減少,到今年摯文集團調整了收入口徑,將直播服務和增值服務收入合并為增值服務,這部分收入主要包括來自各種音頻、視頻和文本場景的虛擬禮物收入,以及會員訂閱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摯文集團從今年開始,在財報中重點披露了海外市場增長情況。二季度,海外業務表現成為本季度財報的唯一亮點。
財報顯示,第二季度,摯文集團海外業務凈營收同比增長72.7%,達到4.424億元,其增長主要由Soulchill等應用以及一系列新應用的商業化推動。
出海會是轉機嗎?未必。
追溯公司發展史不難發現,陌陌早在2012年就布局出海業務,距今已有12年歷史,然而,就目前國內業務和海外業務貢獻的收入占比看,二季度海外業務收入為公司貢獻的收入不足2成,因此海外業務很難挑起公司收入增長大梁。
出海也絕非易事。有業內人士對異觀財經表示:“互聯網企業出海,面臨文化差異、用戶習慣、基建差異、本地化人員管理等挑戰。海外業務落地,需要有熟悉本地與主營業務的國家經理、合伙人等,以確保業務開展針對用戶需求的痛點而非癢點,并對業務打法進行針對性的本地化調整。”
此外,社交出海還面臨法律合規、數據隱私、支付結算、黑灰產侵襲、本地公會管理等問題,海外渠道對社交產品的上架審查也在趨嚴。
而摯文集團的出海,算不得成功。
陌陌曾多次嘗試出海但過程曲折:2012年和2014年分別推出“MO”和“Blupe”,均因文化差異和產品適配等問題迅速失敗,導致公司近五年未再嘗試出海。期間Mico、Yalla多家中國社交應用在海外市場取得成功。2019年起,陌陌重新出擊,先后在東南亞推出Olaa,后又推出Vago和Soulchill。
2022年,摯文集團啟動“新App開發+出海+優化產品”三大戰略,試圖通過多元化布局尋找增長點。資料顯示,集團在三年內推出超過20款新應用,涵蓋社交、短視頻、元宇宙、企業服務等領域,平均每年上線6-7款產品。
目前僅Soulchill表現較好,二季度摯文集團海外業務表現突出,也主要是受Soulchill等應用以及一系列新應用的商業化推動。
摯文集團海外業務收入4.4億元,上半年海外業務收入約8.6億元,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量級?
今年上半年,赤子城科技社交業務收入大28.34億元,同比增長37%。其中陪伴社交平臺SUGO收入同比增長超100%,利潤同比增長超150%。
摯文集團出海,走過12年后,恐難言成功,Soulchill作為出海核心產品,未來能撐起摯文集團第二增長曲線嗎?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