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艷秋
編|牛慧
今年8月的一場小型AI應用內部會議上,近九成與會AI應用企業表示,已制定或正在推進出海計劃。這些公司來自多個AI應用賽道,如AI玩具、AI眼鏡、AI編程、AI影視、跨境電商、具身智能以及AI游戲等。
2025年初以來,伴隨底層模型成熟,AI應用公司的收入開始爆發性增長。業界有個觀察,中美市場涌現出大量創業公司,收入每周環比增長10%以上,不少團隊在6到12個月內實現了數千萬元人民幣的收入規模。
在這其中,出海,已成為這批AI初創企業的典型特征。他們大都“生而全球化”,起步階段海外收入往往就超過國內。如果說上半年還是悄然探索階段,不少公司在打磨產品、搭建團隊、測試海外渠道,那么進入下半年,已有出海應用登上海外榜單,更多初創公司在加速上線產品。可以說,中國AI初創企業正在集體“亮劍”。
01
“生而全球化”
AI硬件是出海最早的一批。在今年的各類展會上,AI玩具從未缺席過。在這些企業中,我們看到了一款有趣的AI玩具,深圳初創企業可觸未來推出的AI陪伴機器人LOOI,它以用戶的手機作為“大腦”,通過磁吸固定在矮小的機身上,在配合App實現互動,能夠進行情感識別和陪伴,比如“你喝酒它會跟你干杯”。國內售價1299元,算是該賽道中中級產品中相對親民的一款。LOOI半年前先在海外上市,幾個月后登錄國內市場。全球出貨超過3萬臺,其中海外市場占60%,美國又占到其中的60%。
如果AI玩具揭開了硬件出海的序幕,那么AI眼鏡正在迅速接棒。在今年9月德國IFA消費電子展上,AI眼鏡成為中國企業亮相的焦點之一。閃極科技創始人張波告訴數智前線,展會中有超過十家中國廠商,展示了面向C端和B端的AI眼鏡,方案商數量更多。這表明這一新硬件門類正加速全球化。
AI軟件層面也在快速外拓。7月,AI編程工具蔻町科技已上線海外市場,CTO陳秋武告訴數智前線,付費用戶已經使用它實現了五花八門的閉環應用。
8月,a16z發布《Top100生成式AI消費應用程序》第五版顯示,在移動端Top50應用中,有22款由中國團隊開發,僅3款以中國國內市場為主,其余皆為出海產品。其中包括短視頻創作Hailuo(海螺)、Kling(可靈),圖像生成SeaArt,圖像編輯Cutout Pro,美圖系BeautyPlus、Wink,以及字節跳動的Cici、Hypic、Gauth,在歐美、東南亞、拉美市場表現強勁。
“過去我們是先做中國市場,再復制到海外。但在新一代AI應用中,越來越多是生而全球化的,往往海外收入超過國內。”百度智能云泛科技業務部總經理張瑋告訴數智前線。他觀察,目前已有大量C端AI應用率先出海,B端解決方案將緊隨其后,比如具身智能,“中國在軟硬件一體化方面具備全球領先能力,未來即使是美國模型,量產階段可能也離不開中國產業鏈。”
張瑋還提到,在出海節奏上,AI硬件如AI眼鏡已率先出海,通用與垂類SaaS Agent層出不窮,部分AI產品已在海外榜單上霸榜,下一波有望爆發的是AI原生游戲。
資本市場也在強調“出海”。嘉御資本創始人衛哲表示,中國AI企業必須“更激進地全球化”。AI+出海是“帶電、帶芯片、帶智能”的產業升級路徑,尤其看好AI與硬件結合的產品形態。他強調,出海不僅是市場擴張,更是抗周期的戰略起點。
金沙江合伙人朱嘯虎在今年中關村論壇則明確表示,中國AI創業公司在日本、東南亞、中東“幾乎沒有對手”。國內競爭激烈、價格戰嚴重,創業公司應先在國內打磨好產品和團隊,再在海外市場賺取利潤。他認為,AI應用技術門檻不高,真正的護城河在于整合工作流、專有硬件和“臟活累活”的能力。
海外分析認為,中國開發者資源密集、迭代速度快、用戶體驗好,開源模型策略獲得全球青睞。未來,中國AI出海將更多依賴平臺分發、本地化定制及開源生態,并可能在全球開發者生態中占據更重要位置。
在今年這樣的勢頭下,9月杭州數貿會首次設立“AI出海”主題館,并發布《2025跨境AI應用圖譜》。
02
盯上海外市場的空擋
實際上,中外市場環境的差異,為AI創業公司帶來了空擋位。
做AI Coding的蔻町科技,把最先開拓的市場放到海外。這源自中外軟件市場的差別。國外中小業主一般會采購軟件,Oracle公司五六十億美元、微軟約10%的營收(240億美元),SAP約16%的營收(60億-70億美元),來自長尾中小企業。因為這些企業利潤率較好,付費習慣也好。
陳秋武舉例,一家海外二三十人的外包企業,流程復雜,采用了先進的規范化商業管理模式,因此采購了30套工具,如簽到、會議、財務、客戶管理等。而在國內,釘釘、飛書等大平臺通常集成了大部分功能,一套工具就能覆蓋大部分需求。
與此同時,海外中小企業在專業領域一些具化的需求上,又長期缺乏性價比高的供給。AI Coding恰好提供了解決方案。陳秋武稱,他們面對的是“persumer”,一種“專業消費者”,往往是懂業務、又提出一些具體業務需求的從業者,可能來自財務、人事、運營等不同崗位。以財務為例,希望處理數據,傳統SaaS服務流程可能并不貼合他的實際情況,傳統上需要人工修改系統。如今,用戶可以通過AI Coding工具,用一句話完成定制,解決小閉環。
市場也給予了正反饋。比如,一家寵物店老板用AI Coding做出一張寵物地圖,包含醫院、零食、主食等極為細致的分布圖,直觀便捷,這是傳統CRM系統無法貼合的需求。蔻町科技上線兩個月,已獲得一批付費用戶。
AI coding賽道自2024年起迅速火熱,Lovable、Boit.new等十多家企業的年化收入已達一億美元左右,月化增長率超過300%。蔻町科技也在這一賽道找到了差異化切口——瞄準海外長尾用戶的定制需求。
在硬件領域,AI眼鏡成為另一條重要賽道。閃極科技創始人張波分析,AI硬件天生面向全球布局,這里有多重因素:首先,海外用戶對訂閱制更為習慣,無論OpenAI還是MidJourney,都是訂閱模式。AI眼鏡調用模型頻繁,將會涉及訂閱付費。同時,不同國家對數據合規有嚴格要求,必須在當地部署服務器、模型,數據不能跨境傳輸,操作數據的人員也需本地化。閃極在歐洲設立分公司,職責之一是要開展一些軟件的合規開發與部署。
從市場競爭看,國內市場激烈,而歐洲迄今沒有本土企業做AI眼鏡,美國也只有Meta一家大廠,因此留出了更大的國際市場空間。雖然MetaAI眼鏡覆蓋度廣,但張波稱“倒不擔心美國市場”,美國消費者對新鮮事物接受度高、消費力強,只要產品有差異化,企業完成產品上市和傳播,自然會有銷量。目前他們在北美已完成超200萬美元的眾籌,預計2025年底發貨。
他還提到,AI硬件經歷了兩次關鍵節點,初期大家依賴OpenAI接口能力;今年初DeepSeek開源模型的推動,使海外本地部署更為容易。
在內容領域,游戲與動漫則是天然的全球市場。CreateAI CEO呂程表示,國內團隊在產能效率方面具有天然優勢,而海外則可作為產品發布與商業化的陣地。 “好萊塢現在拍一個電影,沒有一個多億美元都拍不出來”, 而中國是一個制造大國,制作效率有明顯優勢,AI技術應用讓優勢更凸顯。
全球市場對高質量3A游戲需求增長,中國IP在其中具備一定的獨特性。CreateAI選擇了《金庸群俠傳》與《三體》這樣稀缺版權IP,來做全球化布局。“武俠題材是最容易全球化的,華人電影歷史上最成功的就是《臥虎藏龍》和《英雄》。
同時,CreateAI推出了動漫AI視頻生成平臺Animon,與快手可靈等文生視頻平臺不同,CreateAI的生成平臺只專注在動漫生成上,呂程認為業界在賽道細分上去年已達成共識。傳統上,粉絲難以自己制作動漫,門檻太高,而AI工具能顯著實現了降本增效,在海內外都是巨大的市場。
綜合來說,中國AI創業公司正通過差異化洞察,尋找國際市場的缺口,并盡量避開大廠的射程。
03
怎么融入全球化
這一代AI初創企業的全球化,也不再局限于“出海”或“銷售”,而是一種從團隊構成,產品本地化、到市場策略和融資架構的深度融合過程。
這一代AI應用團隊,更具全球基因。百度張瑋觀察,很多團隊“生而全球”,海外也由華人主導,形成混合型結構。
人才結構差異也是推動雙向布局的重要因素。歐美尤其是美國灣區,技術人才成本普遍較高,畢業起薪約為10萬美元,年增長1–2萬美元,優秀者甚至每年可漲5萬美元。在國內,大廠年薪達到百萬元已較高水平。硅谷具備一定密度的高素質稀缺人才,而國內人才“干活踏實”,兩者可形成互補。
在產品創新上,初創公司正主動尋找差異化路徑。以蔻町科技為例,AI Coding領域競爭激烈,各大廠紛紛入局。寇町選擇從架構層創新切入。“用戶需求是動態變化的,我把它定義為一種新的軟件架構——生成式軟件架構,這是原來不存在的。”陳秋武說,當前業界產品多聚焦于L2級的代碼補全與前端生成,寇町則布局L3級,提供涵蓋前端、后端包括數據庫的端到端生成服務。相比之下,大廠在重構海量用戶架構時難度極高、決策周期長,這為初創公司帶來了寶貴的“時間差”。
閃極AI眼鏡的核心差異是AI記憶系統。“我們基于AI打造了一整套記憶系統,可以幫助用戶記錄他們每天跟誰聊了什么、做了什么,能夠隨時問詢。”張波說。
本地化適配也是企業走出去的必修課。“每個市場的用戶消費習慣、文化不同,需要本地化。”呂程說。比如,CreateAI對動漫AI視頻生成平臺Animon策略是在國內外同步發行多語種版本,并在日本等動漫大國率先推出UGC動漫生成平臺與社區。而Animon平臺在日本與中國搭建了不同網站,內容也各異,背后是對當地法律法規的理解與適配。
硬件產品的本地化則更具體。AI陪伴機器人LOOI分享了類似經驗。在海外,LOOI接入的是ChatGPT;而在國內,則采用 DeepSeek。“兩邊的使用效果會有一點點差異,國內跟你溝通時,它可能很喜歡懟你,ChatGPT整體更溫和一點,跟你開玩笑的概率會更大。這跟日常大家與大模型溝通的習慣有關。”
在AI眼鏡方面,北美與歐洲市場,更偏好墨鏡款式;售價上也因物流與服務成本提升而“翻倍”。閃極創始人張波還補充了一個有趣的細節,歐美的年輕人收入偏低,所以他們的AI眼鏡要賣的年齡層次要高一點。
與此同時,推廣平臺和渠道也要本地適配和多樣化。比如,中國初創公司正通過Fal.ai、Replicate、Creado等平臺向海外開發者提供API和訂閱服務,擴大影響力。
蔻町科技除了部署LinkedIn、X、Facebook、YouTube、Instagram、TikTok等常見平臺外,同時覆蓋一些專業平臺,如面向產品經理的Product Hunt、類似產品貼吧的Disco社區等長尾產品發布渠道。支付系統則采用了Stripe。“美國社會其實比較注重私域流量,粉絲其實是因為關注博主,愿意觀看他的內容,不像國內雖然關注了大博主,但博主發的廣告,粉絲不大愛看。”陳秋武進一步補充了中美兩地的差異。
自建社區也成為新的嘗試。CreateAI已規劃了一個UGC社區,“韓國公司Webtoon做了動漫小說UGC平臺,我們的平臺則幫助用戶從文字、圖片走向視頻,吸引全球用戶和創作者。”呂程認為,AI對UGC內容的推動巨大,未來網絡小說和漫畫將轉化為視頻模式。而這樣的社區不僅是用戶運營,更將成為未來游戲內容分發的關鍵入口。
除了產品與運營層面,融資結構的全球化設計也日益重要。此前Manus的股權架構不當,導致中途轉身,成為行業前車之鑒。如今更多初創公司在設立早期就考慮更適合全球化的國際架構與股權結構。
在這些系統性準備下,企業正在逐步建立長期增長的能力。寇町目前聚焦于通過分析整個鏈條的轉換漏斗,來優化改進產品;閃極則在迭代此前推出的共創版AI 眼鏡;CreateAI則于9月25日在國內正式上線其動漫專屬AI視頻生成平臺Animon.com,加速全球布局。AI初創企業正以更深層的方式嵌入全球市場,從“走出去”到“融進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