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帶給這個時代的,不應是又一個冰冷的工具,而是一種有溫度的伙伴關系。
文|寧靜路
編|任曉漁
創業者李舟(化名)的電腦桌面上,至少躺著五個窗口,每一個都代表著一家當紅AI工具的名字。
屏幕左側,是A工具生成的幾張產品概念圖,風格略有差異,他需要在其中找到最接近“感覺”的一張;右側的文檔里,是B工具潤色的三版營銷文案,語氣和賣點各不相同。在后臺,一個AI數據分析工具的圖表正在閃爍,而他的手機上,還掛著一個AI客服的試用通知。
李舟的大部分時間,就是在這些窗口之間來回切換,扮演一名“數字時代擺渡人”。
這種困境,在阿里云智能集團中小企業事業部企業應用總經理高坤看來,就像“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創業者被迫成為了一名疲于奔命的“采購員”,而非運籌帷幄的“指揮官”。
在服務了數以百萬計像李舟一樣的創業者后,高坤和團隊意識到一個核心問題:當AI的單點能力不再是瓶頸,真正的效率黑洞,在于協同的“成本”。
阿里云近日推出的新產品“萬小智”,正是對這一問題的直接回應。它不想成為李舟桌面上的第六個窗口,而是想成為那個能關掉其他所有窗口的“人”——一個“AI員工”。
這一改變,恰好對應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所描述的AI“自主行動(輔助人)”階段的典型特征:AI不再局限于語言交流,而是化身為Agent(智能體),自主完成復雜任務。
如果說單個Agent是一名擁有專項技能的“專才”,那么“AI員工”萬小智,則是一個統領多個專才、完成系統性工程的“項目主管”。
01
從“工具”到“員工”的思維轉變
這一思維轉變的起點,源于一次讓阿里云團隊深受觸動的內部測試。
在產品內測階段,當團隊向一位中小企業主講解“知識庫上傳”功能時,這位老板在沉默片刻后,有些不好意思地小聲問道:“……那個,啥是知識庫?”
“那個瞬間,我們深刻地反思了團隊陷入的一種‘工程師式’的思維定勢?!备呃せ貞?。大家沉浸在自己的技術世界里,理所當然地認為用戶應該理解這些術語。
這個小小的問句,成為了一個關鍵的“轉折點”,促使整個團隊重新審視產品的底層邏輯:他們要交付的,究竟是一個更強大的“AI工具”,還是一個能無縫協作的“AI員工”?
“工具的使命是單一的,一個錘子就是用來敲釘子?!备呃ふf,“但員工有崗位,他要負責一整套工作流程。我們認為,AI帶給這個時代的,不應是又一個冰冷的工具,而是一種有溫度的伙伴關系?!?/p>
這種從“工具”到“員工”的理念轉變,也恰好與技術和市場的成熟度相契合。一方面,具備自主規劃和多任務協同能力的Agent架構,讓“AI員工”從概念走向了現實;另一方面,“個體崛起”時代全面來臨,無數像李舟一樣的創業者,構成了對“具有自主規劃能力,能閉環負責崗位職責的AI員工”的巨大需求。
“技術到了這個節點,市場客觀存在需求,我們有機會將這個缺口前所未有地彌補上?!备呃ふf。
02
不止于“AI建站”,更是“建AI站”
將理念付諸實踐的第一步,是從重新定義“官網”開始。
在萬小智正式定名前,“AI官網神器”、“智能建站大師”這類名字曾被列為候選。但團隊很快意識到,這些名字指向的是一條已被反復驗證的老路——“AI建站”。
“‘AI建站’回答的是‘如何建’的問題,本質是存量市場的效率革命,最終產出的仍是一個靜態的‘數字空間’?!卑⒗镌浦悄芗瘓F中小企業事業部企業應用產品總監劉子祥說,“我們的終點,不在這里。”
萬小智選擇了一條更徹底的路——“建AI站”。它回答的是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建一個什么樣的站”。“我們不是用AI去蓋一所傳統的房子,而是用AI技術,去建造一個‘智能化的生命體’?!?/p>
這個“生命體”,本身就是活的。它有能思考創作的“大腦”(通義大模型),有能溝通傾聽的“嘴巴和耳朵”(AI客服),有能感知機會的“觸角”(內容創作),還有能自我進化的“記憶和神經系統”。過去靜態的“網上宣傳冊”,由此變成了一個智能的“商業樞紐”。
為了讓這個“生命體”真正具備行動能力,阿里云將創業初期最高頻的四項職能——開發、設計、寫作、客服——集于其一身,構建了一個“最小化商業閉環”。
以一家跨境電商品牌構建官網為例,當創業者告知品牌名、主營業務和設計風格后,萬小智這位“AI員工”便開始自主工作:它進行品牌解碼,自動完成包含Slogan、logo、網站布局在內的創意、設計、開發;接著,它會持續寫作SEO文章,構建低成本的流量引擎;最后,AI客服一鍵上崗,將流量高效變現。
更重要的是,這個“生命體”的各個器官是互通的。AI客服在與客戶的海量對話中識別出的高頻問題,可以反向“喂”給內容創作,從而生成更精準的引流文章。一個由數據驅動的“增長飛輪”由此形成,讓這個生命體得以“自我進化”。
這種一體化的“生命體”模式,也構筑了產品的商業護城河。它回應了AI應用廠商的普遍焦慮:當大模型能力越來越強,應用層的價值何在?
“通用大模型像發動機,而萬小智則是一輛能直接交付、可以直接開上路的智能汽車?!眲⒆酉橛靡粋€比喻解釋道,“我們交付的不只是單點效率,還包括對中小微企業發展‘從0到1’階段的場景理解和‘一站式’的服務能力?!?/p>
這些“一站式”的服務,包括了域名、備案、服務器部署、安全防護、CDN等大量繁瑣又重要的“后端雜事”。這些恰恰是通用大模型難以觸及,但作為“智能汽車”必須解決的路況問題。
03
“一杯咖啡錢,雇一個專業團隊”
理念的先進,最終要體現在用戶觸手可及的體驗和可負擔的成本上。
萬小智在產品設計上,處處體現著對“李舟們”的關懷。四大功能集成在同一個入口,創業者無需在不同工具間切換,也不需要學習復雜的Prompt工程,只需用自然語言“聊一聊”,邊聊邊指揮,許多繁瑣的工作便迎刃而解。
“我們想讓創業者寶貴的時間和心力,從重復、繁瑣的執行工作中解放出來。”高坤說。
這種解放,也體現在價格上。據了解,一個集成了四個核心工種的“AI員工”,首年定價為450元?!懊吭乱槐Х鹊腻X,就能讓企業獲得一個雇得起、信得過、用得上的專業員工?!备呃ぱa充道。
對于當下的中小微企業而言,這無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在非標專業服務、招商加盟和出海這三個對品牌官網有剛性需求的領域,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AI員工”,有望成為它們撬動增長的關鍵杠桿。
結語
“1”和“N”的未來
“萬小智,是我們AI員工版圖上的‘1’,”高坤說,“它幫助中小微企業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這是‘輔助人’階段的堅實一步?!?/p>
但這僅僅是開始。隨著AI向“自我迭代”的第三階段演進,未來的AI員工將不僅僅是任務的執行者。正如劉子祥所介紹的,萬小智正有計劃地朝向更遠、更智能、更主動的方向進化。它的創作能力將從文本覆蓋到多模態,并能識別和記憶客戶偏好,實現“越用越懂你”。
一個由AI員工組成的“數字化團隊”前景也正在浮現:今天,萬小智幫你搞定開發、市場和客服;明天,它或許能為你做經營數據分析;后天,它甚至可能幫你解決文化建設、組織協同等更復雜的管理問題。
這個從1到N的未來,預示著一個新范式的可能:當技術不再以碎片化的工具形態出現,而是以整合的、伙伴式的員工身份融入我們的工作時,這或許意味著,創業者終于可以從工具的復雜性中解脫,真正回歸創造本身,重新專注于那個最初的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