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由美團主辦的第八屆餐飲產業大會在北京舉辦,上千位餐飲商家負責人齊聚,共探行業長效經營新思路。
“消費趨勢開始轉向,餐飲行業進入超級性價比時代。”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在會上表示,顧客對超級性價比的需求,正在重塑餐飲業,性價比絕不應靠同行內卷,而是需要商家發揮結構性成本優勢、實現全方位經營水平提升。
會上,美團宣布餐飲商家“繁盛計劃”再升級,推出四大項舉措,追加28億元幫商家守住利潤、健康發展,具體包括:追加20億助力金;3億元支持店型模式創新、5億元推動“明廚亮灶”新基建;推出市井煙火榜、升級商家評價評分體系;免費開放全場景AI經營工具等舉措,助力百萬好店生意長紅。
活動現場,美團正式發布最新推出的餐飲商家AI決策工具——袋鼠參謀,該產品目前已向行業所有商家免費開放。
超級性價比時代,餐飲商家更需要長效經營陣地
國內餐飲大盤從3萬億到4萬億僅用了3年時間,從4萬億到5萬億卻用了5年,整體增速明顯放緩,餐飲客單價回到10年前。與此同時,餐館數量激增,近兩年從供不應求快速轉變為供大于求,供給過剩帶來同質化競爭,甚至引發價格戰。
??
“餐飲是復購的生意,面對這一超級性價比時代,不能靠互相低價內卷,也不靠短期營銷促銷。”王莆中認為,性價比需要商家發揮結構性成本優勢,實現全方位經營水平提升。
“越是長期經營沉淀的門店,越是能扛得住短期的波浪。”王莆中表示,作為餐飲行業的長效經營陣地,美團不再是單純的流量平臺,以“引客——把人引進來、送餐——把餐送出去、提效——把經營效率提起來”三大核心解決方案,為堂食、外賣雙主場保駕護航,助力商家實現持續穩定增長。
今年以來,隨著AI在各行業應用探索,如何借助AI工具進一步提升經營效率,也成為餐飲行業的熱門話題。與制造業、科技行業不同,餐飲行業商家較為分散,資金、技術實力相對較弱,存在明顯的“想用AI 卻用不起、用不好”痛點。基于這樣的現狀,美團選擇率先對外展示餐飲AI產品全景圖。
“讓AI更懂餐飲,讓餐飲零門檻用AI。美團的AI工具對餐飲商家來說更懂行業,更具可執行性。”王莆中表示,美團致力于探索讓AI應用更符合餐飲實際經營需求,讓原本高門檻的AI技術,變成商家觸手可及的經營 “幫手”。
會上,王莆中介紹了美團新推出的餐飲商家AI決策工具——袋鼠參謀。該產品搭載美團自研大模型“Longcat”,覆蓋賽道分析、開店選址、菜品研發、財務分析等日常經營全流程,該產品目前已向行業所有商家免費開放。
構建品質餐飲生態土壤,助力堂食增長
“品質餐飲從來不是 ‘流量過客’,而是我們要守護的 ‘行業根基’。”美團副總裁、美團到店餐飲事業部總經理魏巍介紹,針對品質餐飲堂食生意提升,過去一年里,美團在生態優化、服務創新、經營升級三大方向進行探索,未來會投入更多資源,幫助優質的餐飲品牌做好長期增長。
據魏巍透露,黑珍珠和必吃榜將加速走向更多城市,美團也將推出更多榜單,如城市特色美食榜、新店趨勢榜等。
在商家評分體系上,大眾點評將升級星級評分體系,對惡意內卷行為零容忍,嚴懲故意拉踩和惡意評價,引導商家回歸經營本身,聚焦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而非過度促評。此外,大眾點評現還上線了異常評價攔截功能,已幫超過228萬家商戶攔截異常評價超641萬條。
今年9月,美團與品質餐飲品牌共同發起成立“美團正餐委員會”,服務品質餐飲共同應對當前市場環境,助力堂食生意。近期,“美團開店寶”正式更名為“美團經營寶”,名字上的變化,背后代表著平臺思路的升級:從幫商家“把店開起來”,走向幫商家“把店經營好”。
在品質消費方面,美團今年重磅推出的美團會員,將優質用戶、服務權益與品牌的運營結合起來,幫助商家提升用戶粘性,提升復購。
VR預訂,可立體看到餐廳實景;排隊預點餐,縮短高峰排隊時間;智能點餐,降低門店人工成本……越來越多消費者使用美團的新產品功能,完成就餐選擇和服務購買。
聚焦服務創新,魏巍表示,到店餐飲不等于團購,團購也不等于套餐,平臺將從消費者整個用餐動線和商家服務動線出發,去做產品升級和創新。今年,美團到店餐飲將重點發力VR預訂、快點、智能點餐三大創新產品,持續優化消費體驗。
為了讓堂食商家經營變輕松,美團推出堂食經營AI工具“智能掌柜”。目前已有超18.6萬門店開通AI接待,超150萬真實用戶體驗過AI能力實現咨詢及預訂等事宜。
外賣低價補貼不能長久,供給創新守住品質和利潤
今年以來,很多門店的外賣訂單量一路高歌猛進,但不少餐飲商家卻反饋:單量多了,利潤卻沒漲。
數據顯示,今年新增的外賣訂單中,有七成來自15塊錢以下的低價區間。今年5月“外賣大戰”后,通過補貼催生的增量訂單中,近一半是飲品。
“顧客被低價吸引來,但補貼一退,就走了;而被打亂的價格體系,卻很難再恢復。”美團外賣事業部總經理薛冰在會上表示,靠“以價換量”的增長,是撐不久的。惡性競爭打出來的,不是健康的市場,不能把短期的熱鬧,當成長期的繁榮。

“外賣行業的每輪增長都是由供給側的進步帶來的,從來都不是靠補貼。”薛冰說,外賣能從小眾市場成長為影響超半數中國人的萬億賽道,核心驅動力不是短期熱度,而是美團外賣與餐飲商家并肩同行,在供給側不斷深耕、持續進化的結果。
“一人食”訂單增長超40%,“小份菜” 搜索量年增速超過32%,六成的用戶對配送速度的要求極為迫切……隨著外賣行業告別“供給稀缺”、邁入萬億規模的成熟期,新的變化與挑戰正在發生。
餐飲品牌紛紛圍繞“輕”字進行店型創新,用“小而精”取代 “大而全”。目前,已有超900個品牌與美團深度合作探索衛星店模式,比如海底撈推出子品牌“下飯火鍋菜”,開出1400多家衛星店。外婆家一年時間開出90家衛星店,實現店均營業額23萬,7家達成月售萬單。木屋燒烤通過50平米社區店、街邊店,適配夜宵、簡餐需求,平均回本周期僅6個月。
在渠道創新上,眾多餐飲品牌探索美團拼好飯創新產銷模式。據薛冰介紹,上線拼好飯后,商家訂單增長30%,運營成本降低20%。老鄉雞與拼好飯聯合定制農家小炒肉蓋飯,今年1-9月累計售賣超200萬單。南城香上線拼好飯日銷近萬單,帶動上游供應鏈增產近4倍。
“一個繁榮的行業生態,需要讓消費者吃得放心,讓品質經營的商家獲得更好發展。”薛冰介紹,今年以來,美團外賣圍繞“食品安全看得見”“場地基建高標準”“營銷簡化反內卷”“評價升級促公平”,不斷推出新舉措,推動行業健康增長。
2024年底,美團啟動助力金計劃,支持長效經營、堅持創新的品質商家,目前已覆蓋36萬餐飲商家。大會上,美團宣布追加投入20億助力金,從主要覆蓋有外賣業務的商家,逐漸延伸到更多堂食商家。
此外,美團將升級“繁盛計劃”,推出“好店長紅行動”,助力百萬好店生意長紅,除了提供助力金支持,其他舉措還包括:推出“市井煙火榜”,提供專屬流量扶持;免費開放全場景AI經營工具;3億元支持店型模式創新,5億元推動“明廚亮灶”新基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