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10月30日消息,據新浪科技《BUG》欄目報道,近日,有網友反映,在打開寶寶巴士旗下一款“寶寶巴士兒歌”App時,開屏會跳轉到含有成人內容、低俗擦邊直播等不適合兒童觀看的第三方廣告,引發家長擔憂。

然而,這并非寶寶巴士第一次陷入爭議,其近年來多次陷入知識產權相關糾紛,還曾在海外被判賠償上億元侵權費。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6月,寶寶巴士的創業板IPO申請獲得深圳證券交易所受理,但一年后,其主動撤回了上市申請文件,深交所決定終止對其的上市審核。
2021年寶寶巴士提交的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其96%以上的收入來自App廣告推廣和內容授權分成,其中App廣告收入從1.85億元飆升至4.98億元,漲幅達169.19%,占比超70%。業內人士認為,這種 “免費內容+廣告變現” 的模式,使得平臺為追求營收增長,對第三方廣告聯盟的審核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諷刺的是,寶寶巴士官網赫然標注 “傳遞真善美” 的企業使命,而如今低俗廣告的入侵,恰恰成為對這一使命最尖銳的反諷。
廣告爭議尚未平息,寶寶巴士的知識產權問題也引發關注。天眼查顯示,2025年8月及10月,該公司先后因 “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侵害作品發行權糾紛”,被月亮迷娛樂有限公司、于某分別訴至法院,兩案均未宣判。而這只是冰山一角,其在國際市場的版權敗訴早已敲響警鐘。
2023年,美國法院陪審團裁定,寶寶巴士旗下“Super JoJo”頻道 “逐幀復制” 知名兒童頻道CoComelon的動畫視頻,角色、歌曲、場景高度相似,構成故意侵權,需賠償約234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67億元)。
耐人尋味的是,寶寶巴士自身也曾是知識產權受害者,2022年福州鼓樓法院審結全國首例微信小程序侵犯著作權案,昆山某公司盜取其小程序源代碼添加廣告牟利,最終被判處刑事處罰。
作為以“奇奇”“妙妙”“Super JoJo”等IP為核心資產的企業,寶寶巴士的發展根基在于內容原創性。但頻繁的侵權訴訟暴露其IP開發中的短板。有行業人士指出,兒童內容賽道競爭激烈,IP抄襲、模仿成本低,但長期來看,版權糾紛不僅會消耗企業資金,更會摧毀品牌在家長心中的信任,動搖其衍生品、授權業務的根基。
此外,《BUG》欄目發現,近年來,寶寶巴士在數字內容之外,開始發力童書與智能硬件,點讀筆成為重點推廣產品,但隨之而來的質量問題讓家長們失望。
在黑貓投訴平臺和小紅書,不少家長發帖反映,購買的寶寶巴士點讀筆使用數次后便出現無法開機、按鍵失靈等故障,而官方售后統一將問題歸因于 “進入液體”,要求家長承擔維修費用。一些家長表示,售價二百多、三百多的點讀筆,維修費用一百元,對此不能理解。

而類似的投訴并非個例。在京東平臺“寶寶巴士旗艦店”中,一些用戶在購買點讀筆之后給出差評并表示,“買回來一天就失靈了,只能換貨”,還有家長稱“三四天就開始死機了,啥也不是?!?/p>
值得注意的是,點讀筆等硬件產品本是寶寶巴士拓寬營收渠道、降低廣告依賴的重要嘗試。但質量問題的爆發,不僅影響硬件業務的發展,更會牽連核心的內容業務。當家長對品牌的硬件產品失去信任,其數字內容的使用意愿也會大打折扣,形成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