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11月7日消息,據新浪科技報道,在 2025 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式上,京東集團創始人、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在發表演講時提到,京東入局物流行業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當時中國社會化物流成本大幅高于發達國家,最核心的原因是貨物的無組織流動,即搬運次數太多。
京東進入物流行業以來,一直通過“把商品放在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減少搬運次數和搬運距離”來降低這一成本,他堅信,5 年之內中國的社會化物流成本占 GDP 的比重有望從超過 14% 降低到 10% 以內。
在開幕式演講中,劉強東指出,2006 年中國的社會化物流成本占整個國家 GDP 的比重超過 18%,而在當時,歐美國家的社會化物流成本占整個國家 GDP 的比值只有 6~8%,日本的這一比重甚至只有不到 6%,如此高企的社會化物流成本會導致國家社會資源的大量浪費,環境的破壞,低效的物流也蠶食了大量的企業利潤。
“所以我們決定進入物流行業,一干就是 18 年。有人說我們的快遞速度很快了,而且很便宜,兩塊錢便可以發全國,其實快遞在整個物流行業中只是比重很小的一個行業。我們國家社會化物流成本之所以如此高企,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貨物的無組織流動,搬運次數太多了?!?/p>
劉強東舉例稱,2007 年的時候,國內一件商品從生產到送達消費者手中至少要搬 7.2 次。而京東物流始終踐行著“把商品放在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減少搬運次數和搬運距離”,這將大幅降低社會化物流成本。
劉強東介紹,去年中國的社會化物流成本是 14.1%,假如能把這一比重進一步降低到只有 6%,這意味著,一年之內將為企業節省出數萬億的凈利潤,企業利潤的增加可以推動技術的進步,人才的培育,也可以讓員工得到更好的收入,從而進一步推動整個經濟進入一個正向的循環。
劉強東強調,隨著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時代的到來,他堅信,未來 5 年之內整個中國的社會化物流成本占 GDP 的比重能降到 10% 以內,“也就是未來 5 年的進度可能會超過過去 10 年、甚至 15 年的進度?!?/p>
2007 年,京東開始自建物流體系,以倉儲和配送為核心,逐步建立全國性物流網絡,截至 2025 年 6 月底,京東物流全國倉庫總數已超 3600 個,擁有一線員工超 66 萬人,京東物流也是唯一一個為包括快遞員、全職騎手在內所有一線員工足額繳納五險一金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