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 7月15日消息(記者 劉文軒)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消息,為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制定了《電子煙市場專項檢查行動方案》提出,通過專項檢查,以更加嚴格的監管措施、更加嚴厲的治理手段,全面清理互聯網電子煙售賣,全面強化對互聯網平臺的監管,切實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企業名稱、經營范圍或品牌名稱包含“電子煙、電子霧化器”,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以下簡稱“電子煙相關企業”)超過1.3萬家。
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省的電子煙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過7300家,約占全國相關企業總量的54%。江蘇省和浙江省位居第二三位,相關企業數量均在1000家左右。另據不完全統計,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有超過50家電子煙相關企業先后獲得過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專業版風險數據顯示,我國電子煙相關企業中有268家曾遭到行政處罰,33家有嚴重違法行為。2019年,電子煙相關企業被執行人信息數量達705次,屬歷年最高。
2019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電子煙的危害”,稱其通過市場隨機購買的8種電子煙煙液送往實驗室檢驗,實驗室工作人員發現部分尼古丁含量超標。央視主持人稱通過科學實驗證明,電子煙含有不少有害物質,危害一點兒不比香煙來得少。
同年10月3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煙草專賣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截至7月15日,以工商登記為準,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共有超過1,800家電子煙相關企業已經注銷或吊銷。其中,在2019年3月15日之后注銷或吊銷的企業有809家,約占“死亡”企業總數的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