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張 ? 特
編輯 / 朱 ? 婷
運營 / 小餅干
播出過半后,《暗河傳》豆瓣開分7.1,超6萬人打分,成為同時期幾部古裝劇當中的口碑最佳作品。
《暗河傳》改編自周木楠的同名小說,是優酷《少年歌行》《少年白馬醉春風》之后“周木楠少年江湖系列”第三部影視化作品,講述的是江湖第一刺客組織“暗河”以及蛛影團首領“傀”蘇暮雨的故事。
江湖風波起,少年不獨行。《暗河傳》人物圖譜網密集,從暗河三大家族到唐門,從江湖到廟堂,當這些老中青人物的人生過往與愛恨糾葛,如水墨畫般展開,每一個角色都是觀眾口中的有效角色。
群像,則是這出江湖故事成立的最關鍵。“江湖是一群人的江湖”,《暗河傳》總導演尹濤以第16集滅影宗為例,為我們解答了關于群像的敘事設計:“我們明確每條支線的核心沖突和人物高光點,在主線的牽引下,自然會多線融合?!?/strong>
在尹濤看來,新武俠的新,要求人物更落地貼近當下觀眾情感需求,視覺呈現更加符合現代審美,讓武俠有電影感,“比如《暗河傳》的角色,不是完美俠客,他們有缺點、有困境,這種不完美讓觀眾有共鳴”。
針對觀眾們對于暗河的“職場”解讀,尹濤告訴kk,他和團隊也實時關注:“武俠世界里的人物,不只是快意恩仇,他們也有自己的生計和困境,就像現實里每個人面對工作的態度一樣。這種共鳴特別難得,讓武俠多了幾分煙火氣”。
這就是新武俠敘事,事實上,也是對傳統武俠內核的堅守。“周木楠少年江湖系列”連續三部作品的呈現,讓優酷找到了自己的節奏。大開大合的打戲加上電影級別特效,以暗黑冷峻的風格,優酷探索出“少年新武俠”,再出新代表,以鮮明的風格與更符合當下觀眾喜好的創新表達,獲得屬于新一代的共鳴。
關于選角,尹濤告訴我們《暗河傳》在《少年歌行》播出后不久就已經開始籌備,他直言“龔俊是‘天選蘇暮雨’”。從外形到整體演繹,“他有在故事想要的黑暗中追求光明的反差感”。而聊起“上班一身黑,下班美美噠”的服裝設計,尹濤透露,這就是特意設計的反差表達。
蛛影十二肖團戰是依據十二肖的技能屬性進行設計而來的?廣受好評的服道化、武器設計以及特效場面是如何誕生的?特效一致好評中,優酷影視制作車又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武打設計的三貼合,是哪三貼合?武俠故事中的女性角色又將如何創作?收獲開分好評后,我們和導演尹濤細致地聊了聊關于“暗河”的故事:
文娛Talk:《暗河傳》播出到現在,咱們主創的網速真的很快,您覺得自己是一個很關注觀眾反饋的導演嗎?
尹濤:其實我一直很關注觀眾反饋,彈幕、評論都會看,因為我們拍攝一部劇集,歸根到底是為觀眾而拍攝,因此觀眾的反饋和感想是最重要的。我們看到撿劍有趣的彈幕后,立刻決定整理了撿劍的幕后花絮發出來,也想讓大家看到演員們拍攝時的認真,每一個鏡頭每一場戲,大家也付出了不少精力,這種互動能讓作品的傳播更有溫度,也能夠讓觀眾更加了解我們幕后的故事。
文娛Talk:您知道大家現在討論比較多的《暗河傳》的點是什么嗎?怎么來理解大家的這種調侃和解讀角度?
尹濤:我知道現在大家討論的這些點(譬如《沒有一個人能滿意自己的工作》《牛馬傳》《00后(蘇昌河)整頓職場》,還說蘇暮雨是打工牛馬覺醒典范,每天思考打工的意義,但依然兢兢業業打卡)。其實很驚喜的。能讓觀眾聯想到現代職場的狀態,說明角色的真實感立住了。武俠世界里的人物,不只是快意恩仇,他們也有自己的生計和困境,就像現實里每個人面對工作的態度一樣。這種共鳴特別難得,讓武俠多了幾分煙火氣。
文娛Talk:《暗河傳》是您和首次龔俊合作,稱他為“天選”,在拍攝期間有沒有一些細節故事、或者令你驚喜的表現可以分享?
尹濤:龔俊確實是“天選蘇暮雨”,他能夠很好地呈現蘇暮雨的矛盾感、外冷內熱的特質。我們這個戲打戲很多,每天要吊威亞,他從沒有抱怨過,反而主動和武術指導溝通,這個動作能不能更貼合蘇暮雨的性格,這樣會不會更好?他的敬業和對角色的理解讓我很驚喜。
蘇暮雨最吸引人的是在殺手組織里守底線,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的反差感。龔俊自帶清冷感,眼神里又有溫和勁,能演出他外面冷峻、內心溫柔的反差,能把角色的掙扎演得很真實。
文娛Talk:蘇暮雨上班就穿暗黑的衣服,喪喪的,下班就穿漂亮衣服開開心心的,這部分是特意設計的嗎?
尹濤:蘇暮雨的穿搭反差是特意設計的,核心是想通過外在形象體現他的內心狀態。他作為殺手時,要隱藏情緒、展現威懾力,所以選了暗黑系的衣服,他卸下了暗河的身份,是真正的蘇暮雨,所以衣服更柔和,顏色也亮一些。
文娛Talk:分享一下武器和特效場面的視覺呈現,例如蘇暮雨的傘、萬樹飛花、慕子蟄維密翅膀等。
尹濤:先說武器,蘇暮雨的傘是既能擋雨,又能當兵器,體現他的責任感,既能保護,又能殺人。而萬樹飛花、慕子蟄維密翅膀,是我們新武俠特效的風格嘗試。我們希望讓特效服務于人物和劇情,比如翅膀的意象就是希望得到自由,這樣每一個視覺亮點都有背后的意義。
這是基于暗河組織的屬性確定的,暗河是殺手組織,生活在黑暗里,基調不可能太明亮。我們所確認的就是要用場景和畫面的暗黑烘托故事的基調,體現角色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的特質。
文娛Talk:16集萬卷樓滅影宗這段戲著實精彩,一條主線托6條支線的設計,加上每一組對決的場面搭配,很好奇這部分的構思創意?
尹濤:萬卷樓滅影宗的戲,我們籌備時就想做多線并行但不亂的效果。核心是以滅影宗這個主線為目標,讓每條支線都服務于暗河群像的展現。比如蘇暮雨的負責最重要的決戰,其他支線則分別展現暗河各家的能力。我們明確每條支線的核心沖突和人物高光點,在主線的牽引下,自然會多線融合。
文娛Talk:劇中群像站位也廣受好評,比如蛛影十二肖團戰,好奇群像站位的設計是如何構思的?
尹濤:我們先梳理了十二肖的技能屬性,再根據他們的武功特點,比如擅長近戰還是遠程、用的是暗器還是兵器,來安排站位。這樣觀眾很清楚地了解到角色的定位,群像自然就立得住、不模糊。在拍攝上,群戲場景里也會有群像個人的高光時刻,避免背景板化,哪怕只有幾秒高光,也能讓觀眾記住。這就會有配角的記憶感。
文娛Talk:從《少年歌行》到《暗河傳》,您作品中的武打設計一直備受好評。關于打戲的這部分,有什么方法論嗎?
尹濤:從《少年歌行》到《暗河傳》,我一直追求武打設計的三貼合:貼合角色、貼合劇情、貼合新武俠。每個角色的特質決定了他們的動作的特點,蘇暮雨是穩,蘇昌河是爆,慕雨墨是媚;不同的劇情又決定了動作的展開方式,團戰和個人高光是不同的設計;最后新武俠的特點又決定了動作會有浪漫化的設計,會結合特效,展現出更美的特點。
文娛Talk:從《少年歌行》到《暗河傳》,大家都在討論這是“少年新武俠”,從您的角度怎么來理解“新武俠”的“新”?
尹濤:新,是不同于以往武俠題材,今天的新武俠更落地,人物有血有肉,更貼近當下觀眾的情感需求,比如《暗河傳》的角色,不是完美俠客,他們有缺點、有困境,這種不完美讓觀眾有共鳴。新也體現在視覺上,更現代的特效和構圖,讓武俠有電影感,擁有新的審美特點。
文娛Talk:很好奇《暗河傳》是什么時候計劃開始要拍的?很多觀眾都說,《暗河傳》一代人的be才換來《少年歌行》,您怎么看?
尹濤:《暗河傳》的籌備其實在《少年歌行》播出后不久就開始了。當時《少年歌行》里的暗河組織雖然是副線,但我們覺得可以深挖暗河的來龍去脈,他們不是天生的壞人,他們有自己的無奈和自己的故事。至于“一代人的BE換來《少年歌行》”,我覺得是觀眾對兩部作品情感關聯的解讀,其實《暗河傳》和《少年歌行》是互補的:《少年歌行》講的是少年向陽而生,《暗河傳》講的是在黑暗里尋找光,這種的互補,能讓“周木楠少年江湖系列”更完整。
文娛Talk:女性角色在武俠劇里一直比較難寫刻畫,很容易變成男主的工具人,但《暗河傳》整體在女性群像上得到很多好評,您怎么看待武俠劇里的女性角色創作?
尹濤:武俠劇里的女性角色,不應該是男性角色的附屬品,她們要有自己的目標。在《暗河傳》里,我們設計女性角色時,會先想她為什么存在——不是為了和男性角色談戀愛,而是她有自己的需求:有的想保護家人,有的想打破性別偏見,有的想掌控自己的命運。這種角色訴求的多元性才是真實的,也才能讓女性群像得到觀眾的認可。
文娛Talk:從《琉璃》到《少歌》《暗河》后續還有《唐宮奇案》,您和優酷也是老朋友了,想問問最開始和優酷合作《少歌》是什么樣的契機?這幾部下來的合作感受是?
尹濤:和優酷合作《少年歌行》的契機,其實是雙方對項目革新的理念一致。優酷想做不一樣、不跟風的武俠作品,而我也想突破傳統武俠的敘事窠臼,所以一拍即合。這幾部合作下來,最大的感受是平臺給了我們創作者足夠的創作空間,支持我們花時間打磨劇本,會及時反饋觀眾的需求,這種尊重專業的態度,讓我們能更專注于作品本身。
文娛Talk:您是首位使用優酷影視制作車的主創,路透出來的時候大家都在好奇這個車能讓劇組如何提效,您的具體使用感受是?
尹濤:優酷影視制作車確實給劇組提效很多。非常靈活且節約時間,傳統拍攝需要搭建固定棚景,而制作車可以移動;過去現場監看,后期制作這些環節都相對割裂,但現在影視車就把整個的環節整合在一起,形成更高效、安全的工作流程是很實用的創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