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小鵬匯天全傾轉固定翼飛行汽車 A868 亮相
小鵬匯天發布飛行汽車A868,續航500km+,載6人,2026年量產陸地航母,將推單手操控飛行執照。
楊亮
8小時前
未來科學大獎今年踏入10周年里程碑,大獎即日起至10月29日在香港科學館舉行「2025未來科學大獎展覽」,以「過去」、「現在」和「未來」為主題,介紹歷屆部分獲獎者的卓越科研成就,并通過互動展品,讓參觀者深入了解干細胞、超導體和人工智能等曾獲獎工作的相關科學知識。

香港科學院院長盧煜明是2025未來科學大獎周程序委員會聯席主席,也是首屆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獲獎者。10月3日,盧煜明與香港科學館館長(拓展)徐志文帶領媒體導賞,介紹今年7位獲獎者的研究成果,以及歷年香港6位獲獎者的科研工作,包括2025年物質科學獎獲獎者、香港科技大學的戴希教授等。

香港科學院院長盧煜明與香港科學館館長(拓展)徐志文
盧煜明表示,過去10年,未來科學大獎表彰46位在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及數學與計算機科學三大領域中,取得顯著突破科學成果的學者,引領各界共同見證科學和科技如何影響人類生活及未來。

盧煜明指出,科學探索屬于每一個人,年輕人則是這一探索中最活躍的力量。自去年起,未來科學大獎在香港舉辦展覽,希望通過展示科學家的故事、歷程和科研成果,激勵更多人年輕人追求科學夢想。他強調,年輕人是社會的未來,希望大獎展覽能讓更多人認識到香港非凡的科研工作,激發年輕一代對科學的追求。

本次展覽也首度展出未來科學大獎獎杯。作為首屆生命科學獎獲獎者的盧煜明教授笑言,自己其實有兩個大獎獎杯,因為未來科學大獎更新獎杯設計后,他再獲贈新版獎杯。
未來科學大獎周系列活動將于10月22日至26日在香港舉行,主題為「年度科學盛事,啟迪未來之光」,活動包括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辦頒獎典禮與音樂會、科學峰會,以及大獎獲獎者與青少年對話等,旨在全面推動前沿科研、提升科學氛圍,促進公眾對科學的深入認識。